信用房地产 > 舆情信息

农民工近400万元工资被拖欠 引爆京保颐年京郊养老开发乱象

王少杰   2025-11-06 09:37:26   来源:中房报

扫描二维码分享

  “工程干完了,钱却拿不到,找了多少次都没用。”河北邯郸农民工杨师傅攥着结算单,满脸无奈。今年6月,他承接京保颐年(北京)康养服务有限公司(下称“京保颐年”)顺义区“养老院改造”项目的建筑垃圾清运工程,双方口头约定“完工即结清费用”。可如今工程结束已3个月,4.3万余元渣土清运费用仍未到账。

  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调查发现,杨师傅的遭遇并非个例。2025年初至今,京保颐年在顺义、昌平两区布局的多个“养老院改造”项目中,150余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近400万元。他们多次向施工方讨要,得到的始终是“甲方(京保颐年)没拨款”“资金周转困难”等推脱说辞。

  “我们也被掏空了,现在入不敷出。”多位施工队负责人坦言,每当施工队完成节点工程申请付款,京保颐年负责人便以各种理由拒绝验收、拒付费用,导致工程停滞。施工队垫付的成本无法收回,累计损失超1000万元,既无力支付工人工资,也承担不起撤离的亏损,陷入“留守无望、撤离亏本”的僵局。

  11月2日,记者多次拨打京保颐年主要负责人电话,均处于关机状态;发送短信问询,亦未获回复。多数农民工已向属地政府部门及法律援助机构求助。另据记者调查发现,京保颐年以康旅名义在北京郊区打造的多处院子项目,存在诸多违规操作,投资者需警惕“钱地两空”。

  停工地现场:寒夜守薪,日领20元补贴度日

  顺义区赵全营镇牛板路3号的演艺小镇,是京保颐年“养老院改造”项目之一。今年6月项目启动后,仅完成少量样板间装修,主体结构施工便陷入停滞,目前整个工程已全面叫停。

  虽已停工断电,仍有部分工人选择留守。寒冬里,他们靠柴火取暖做饭、蜡烛照明,盖着单薄的被子,生活处境艰难。这些工人多来自河北、江苏、安徽等地农村,在此辛苦劳作数月,却分文未得。“就算吃不上热饭,也得守着讨工资。”一名留守工人说。

  北京劲博建筑施工队负责人邹亮(化名)回忆,停工前后的工地堪称“冰火两重天”:停工前,机器轰鸣、工人穿梭、建材堆积,10余家施工队同时进场,一片热火朝天;停工后,工地迅速冷清,未完工的建筑框架裸露在外,多数工人撤离,只剩少数人留守。

  “说到底还是京保颐年拖欠工程款,工程没法推进,工人工资才被欠着。”邹亮说,为维持留守人员基本生活,已被项目“掏空家底”的施工方,仍勉强筹措资金,给每人每天发20元生活补贴。“不少人白天去周边打临工,赚点钱补贴家用,不想再给施工队添负担。”

  对于工人的薪资权益保障,赵全营镇政府建议施工队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解决。但诉讼“耗时长、成本高”,对于急需用钱发工资、维持生计的施工队和农民工而言,无疑是“远水难解近渴”。

  法律人士指出,当前应优先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:地方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可启动应急救助机制,协调已追回或冻结的款项,优先用于支付农民工基本生活费及部分工资,彰显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。

  邹亮透露,此前京保颐年相关负责人曾向赵全营镇相关部门退还20余万元费用,工人希望用这笔钱先发工资。但赵全营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镇政府无权直接动用该款项,需由司法部门裁定资金用途。目前,工人们仍在等待法律程序结果,期盼相关部门加快进度,守住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

  项目违规改造:转租链条存漏洞,合同空置期内擅自施工

  演艺小镇样板间闲置、农民工欠薪的背后,除了京保颐年拒付工程款,更隐藏着项目违规改造的问题——这才是压垮项目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
  2025年8月12日,演艺小镇多家施工队已完成样板间装修,可当他们找到京保颐年主要负责人时,对方却拒绝验收、拒付工程款。施工队无奈停工,并向属地派出所报警求助,也由此揭开了项目违规的真相。

  “后来我们才知道,赵全营镇政府早就给演艺小镇下过停工令,说施工不符合村、镇规定,属于违章改造。就算我们不停工,政府也会因为违规把项目叫停。”邹亮说。

  公开信息显示,演艺小镇房产归属赵全营镇北郎中村委会,由村办企业北京市北郎中农工贸集团代为管理。2025年3月28日,北郎中农工贸集团与北京众流归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“众流归海”)签订《农村土地租赁合同》,明确演艺小镇是“北京艺能海桥舞美文化有限公司腾退后的房屋与土地”,地块面积31.28亩,年租金41.64万元,用途为“三产服务业”。

  仅2个多月后,2025年6月1日,众流归海便以年租金240万元的价格,将演艺小镇转租给京保颐年,用于开办康养公寓,并签订《房屋租赁合同》及《授权委托书》,授权京保颐年“全权负责土地管理、房屋改扩建、装修、招商运营等事宜”。

  这一转租链条漏洞百出:根据北郎中村土地租赁合同条款,众流归海转租、转让地块,或对地上物进行装饰装修改造,需经北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(村民代表会)讨论通过,并报镇政府批准,且需取得地上物所有权人书面同意。显然,众流归海未经报批便擅自转租,违背了村委会约定。

  更关键的是,合同明确“土地使用权承租期限自2026年1月1日起至2039年12月31日止”——合同签订时间(2025年3月)早于履约时间,存在“合同空置期”。而众流归海在空置期内擅自将演艺小镇转租给京保颐年,且后者违规改造,双方均面临追责风险。

  连环骗局:施工队被收350万元保证金,老人预付房款恐难追回

  据受访人介绍,京保颐年甘愿以数倍于“二房东”众流归海的价格承租,又急于推进“养老院改造”,真实目的并非运营康养项目,而是借改造之名“圈钱”。

  邹亮揭露,2025年6月起,京保颐年负责人高某习、王某以“改造养老院”为由,在演艺小镇推出房屋装修、垃圾清运、庭院绿化、防水等工程项目。他们用“高于市场行情的合同报价”吸引施工队进场,同时要求施工队先行缴纳高额保证金及现金“好处费”,再开工。据不完全统计,各家施工队被索要的保证金和好处费累计达350万元。

  “仅我们北京劲博建筑一家就交了60万元。”邹亮强调,保证金和好处费是两笔钱,多数“好处费”要求付现金,且仅部分开具收据,收据用途还被统一写成“推荐服务费”;线上转账部分,则被要求汇至“北京昌益恒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下称‘昌益恒源’)”账户。

  中弘(天津)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设分公司负责人也遭遇类似情况。2025年6月上旬,该公司与京保颐年签订380万元的房屋装修合同后,被要求缴纳20万元保证金和7.4万元现金好处费。可当他收到保证金收据时,却发现用途写的是“推荐服务费”,向京保颐年负责人王某反馈时,仅得到“没事儿,保证金两个月就退”的答复。

  然而,当部分施工队按合同完成样板间或部分工程后,京保颐年不仅拒付工程款,负责人还失联或推诿,项目彻底停工烂尾。近10家施工队前期投入的工程款、材料款血本无归,缴纳的保证金和“好处费”也无法追回。

  演艺小镇的骗局只是冰山一角。记者调查发现,京保颐年还在顺义区南彩镇,昌平区兴寿镇、崔村镇、十三陵镇等地布局“养老院改造”项目,目前均陷入“施工停滞+款项难追回”的窘境。

  更令人揪心的是,京保颐年还把矛头指向老年人:以“养老院改造”名义公开展示精装样板间,承诺“长期入住权益”,吸引老年人缴纳数十万元会员费或租金。从施工队收集的资料来看,成交客户中多为交定金者,也有少量全款认购者,每套售价约20余万元。如今项目停工,老人们预付的数十万元能否追回,仍是未知数。

  套路升级:“营地院子”变相售房,警惕“钱地两空”

  “交钱时说今年就能住养老公寓,现在连人都找不到。”一名缴纳了定金的租房者无奈表示,京保颐年相关人员长期“失联”,电话不接、短信不回,不少人担忧高管已卷款跑路。但坊间传闻,京保颐年主要负责人高某习近期仍活跃于旗下项目,只是业务方向从“养老院改造”转向了“营地院子开发”——这引发外界质疑:公司是否在转移资金和业务重心,逃避施工队与租房者的维权?

  记者多方核实发现,高某习现身的“营地院子”,实为昌平区兴寿镇的“兴顺农庄房车露营小镇(又名兴顺度假农庄)”。该项目宣称主打“个性化露营体验”,通过组合房车、帐篷、太空舱等设施,打造“高端营地院子”。

  兴顺农庄营销人员徐冬(化名)介绍,客户支付6.8万元,即可获得一块260平方米土地的14年使用权,用于安放房车或帐篷,农庄提供围墙、水电、网络及物业服务。“别看是帐篷,实际是精装住房。”他通过视频展示了样板间:内部配备客厅、卧室、卫生间及露台,装修豪华,部分“太空舱”甚至为“两室一厅”,价格在6万至12万元不等。

  为吸引客户,徐冬还在微信朋友圈发布“首推5套特价院子,每套仅售5.8万元”的消息,暗示“欲购从速”。但这一模式被质疑为“以租代售”——通过长期租赁变相销售不动产,规避商品房监管政策。

  记者获取的兴顺农庄土地租赁合同显示,项目由兴顺安昌(北京)农业发展有限公司(下称“兴顺安昌”)开发,位于昌平区兴寿镇上西市村,承租者缴纳费用后,首期合作期限至2039年7月1日。“院子到期后能续租,我们签的使用年限是50年。”徐冬透露,项目土地最初由昌益恒源与上西市村委会签订租赁合同,后转租给兴顺安昌,而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高某习。

  但上西市村委会相关人员的说法却与之矛盾:“不清楚现在谁承租兴顺农庄的土地。”据村委会回忆,2000年曾将50亩苹果园土地出租给一位姜姓个人,用途为“种养殖”,后来听说土地被转租;且按政策要求,土地租赁年限已从最初的50年调整为20年。

  前述法律人士提醒,此类“营地院子”暗藏多重风险,消费者需警惕“钱地两空”:若土地为集体用地或农用地,擅自改建住宿设施可能违反规划法规;14年使用权无法办理产权证,一旦开发商违约或土地被征收,消费者难以获得赔偿;“长租+装修”模式实则规避限购政策,本身涉嫌违规。

  从京保颐年“失联”到兴顺农庄“营地院子”,不难看出部分企业正利用法律灰色地带“收割”消费者。这既需要消费者提高法律意识,也亟待监管部门加大对“变相售房”的打击力度,守住市场秩序与公众权益底线。

{"code": 200, "msg": "ok"}